新闻资讯 /News information
新闻资讯

公司新闻

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写流程与标准详解
发布时间:2025-06-23 来源:中晖环保 浏览次数:81
一、编写流程
(一)成立编制组
组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组是编写工作的首要环节。编制组通常由企业环保、安全、生产、设备等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,同时可邀请外部专家参与。明确编制组组长及各成员职责,制定详细的工作任务清单、编制计划和经费预算,确保编制工作有序推进。编制组需深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、原材料及产品特性,为后续工作奠定基础 。
(二)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
环境风险评估旨在全面识别企业潜在的环境风险。通过分析各类生产事故、自然灾害等衍化规律,梳理生产、储存、运输等环节的环境危害因素,如有毒有害物质泄漏、危险废物失控等。运用科学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分析,确定环境风险等级,明确重大风险源。
应急资源调查则要摸清企业内部可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,包括应急物资(如吸附材料、中和药剂、防护装备等)、应急设备(如消防车、应急监测仪器)、应急队伍等。同时,调查周边可请求援助的应急资源,如临近企业、政府部门、专业救援机构的资源储备和支援能力,为应急响应提供资源保障。
(三)编制环境应急预案
根据企业环境风险特点和应急资源状况,合理选择应急预案类别,如综合应急预案、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。在编制过程中,重点阐述应急响应程序和处置措施,包括事故发生后的报警、启动应急响应、应急救援行动、污染物处置等环节。明确通报与报告的内容及方式,规定向企业内部人员、周边单位、居民以及环保、应急管理等政府部门报告的流程和信息要素。此外,还要说明与政府相关预案的衔接方式,确保应急行动协调一致。编制过程中,广泛征求企业员工、周边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和单位代表的意见,使预案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。
(四)评审和演练环境应急预案
企业组织环保、安全、应急管理等领域的专家以及员工代表、周边居民代表等,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。专家从专业性角度评估预案的科学性、合理性和完整性,提出修改意见。通过组织应急演练,模拟突发环境事件场景,检验预案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,发现预案存在的问题,如应急响应速度、人员协作、物资调配等方面的不足,并及时进行修订完善。
(五)签署发布环境应急预案
应急预案经企业管理层、技术骨干等相关会议审议通过后,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,明确实施日期。发布后,及时发放到企业各部门、岗位,确保相关人员知晓预案内容和自身职责。
二、相关标准
(一)法律法规
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》明确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应采取措施防范环境风险,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》为突发事件应对提供了总体框架和原则指导,企业应急预案需遵循其规定。《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》则是国家层面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指导性文件,企业预案需与之相衔接。
(二)部门规章
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(环发〔2015〕4号)对企业应急预案的备案范围、备案程序、备案内容等作出详细规定,要求企业在应急预案发布后及时向属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,确保预案的有效性和合规性。
(三)标准规范
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》(HJ 589)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指导,涵盖监测点位布设、监测项目确定、监测方法选择、数据处理与报告等内容。《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》(HJ 169)可用于企业在项目建设阶段及日常运营中的环境风险评估,帮助企业科学识别风险、预测事故后果,为应急预案编制提供依据。
此外,各地方政府可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,出台适用于本地区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、管理等方面的地方标准和规范,企业在编写预案时需全面参照执行,以确保预案符合地方管理要求,切实提升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。
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原创、转载和分享网络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153-9513-8447。

本站全力支持关于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实施的“极限化违禁词”的相关规定,且已竭力规避使用“违禁词”。故即日起凡本网站任意页面含有极限化“违禁词”介绍的文字或图片,一律非本网站主观意愿并即刻失效,不可用于客户任何行为的参考依据。凡访客访问本网站,均表示认同此条款!反馈邮箱:894130785@qq.com。